俗話說: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建虜在情報上的缺失,東江軍欺騙戰略的成功,使建虜陷入了全面的被動。
而最大的失誤,便是低估了東江鎮人口的增長速度。這使得建虜產生了誤判,認為在秋收前,東江軍不會發動大的攻勢。
當然,這其中也有東江鎮軍民所種植的農作物的優勢,能夠比傳統作物更早地收穫。
面對着再有月余便能收割的糧草,建虜也只能咬牙硬撐,捨不得放棄這將近一年來的辛苦所得。
同時,糧草物資對於建虜的重要性,也使他們不能輕易放棄。畢竟,不能秋收的話,即便能夠全身而退,飢餓也會使他們熬不過幾個月。
或者說,建虜目前的糧草也只能維持不到十萬人馬的吃喝,頂多半年的時間。半年,也就到明年春天,墾荒耕種絕對是來不及了。
「如果做精確的計算和比較,撐到秋收後的兵力損失,與向北竄逃後能夠保全的人口,建虜恐怕也不知道哪個更合適。」
郭大靖坐在大帳內,與諸將商議着攻打遼陽的作戰,也分析着目前的整個戰局,以及敵我雙方的心理狀態。
以車炮為先,精銳的左協開路,近五萬步騎炮齊全的大軍以不可阻擋的勢頭,用三天多時間開到了遼陽城附近。
建虜的沿途阻擊和襲擾,在火炮火槍的打擊下,在飛騎的勇勐出擊後,都被一一粉碎,並沒有給東江軍造成多大的麻煩。
當然,建虜的主要兵力已經集結於遼陽,襲擾東江軍也只是想拖延時間,並沒有進行決戰的想法和打算。
「就目前的形勢而言,時間對我軍有利,建虜則是在苦撐,希望能在秋收之後再視情況而定具體的行動。」
換源app】
郭大靖澹澹地冷笑着,繼續說道:「遼陽城嘛,確實很是堅固高大,但我軍要攻破,還是有辦法,有把握的。」
遼陽城是建在元故城之上的一座古城,太子河從南順東牆外向北流過。城周長二十四華里,分南北二城,兩城相連呈「日」字形。
南城,周長十六里,南北長三里多,東西寬四里半。城牆磚石合築,內石外磚,牆心夯土,上窄下寬,呈梯形,牆底寬八米多,高十米。
城四角各有角樓,東南籌邊,東北鎮遠,西北平胡,西南望京樓。城門六個,南為安定、泰和,東為平夷、廣順,西為肅清,北為鎮遠。
東門外有瓮城。城外有護城河。城中東西並列鍾、鼓二樓和華表柱。原來明朝的遼東都司、總兵府官署,均設在南城。
北城,南北寬兩里,東西長四里,城牆先土筑後包磚。城門三,東為永智,西為武靖,北為無敵。
建虜佔領遼陽後,老奴先是把國都定在此城,後遷往沉陽。
作為遼東重鎮,遼陽城經過了修繕,在去年又進行了加固。傳統的進攻戰術,恐怕很是困難。
但對於現在的東江軍來說,可以用紅夷大炮在城牆在轟開缺口,也可以用坑道爆破炸塌城牆,都是建虜所難以防範的破城手段。
「建虜顯然是希望我軍分兵圍攻,以利於他們城內城外呼應配合,形成夾攻之勢。」
郭大靖露出鄙夷之色,說道:「建虜想苦撐時間,我軍卻也不急於攻克遼陽。還是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,專從南面進攻,不給敵人可趁之機。」
要打殲滅仗,卻不是只依靠這五萬人馬,包圍圈也比建虜預料的更大。戰遼陽,卻又不局限於遼陽城,郭大靖的胃口可不小。
「郭帥,末將所部在鞍山堡外的壕溝戰中積累了經驗,此番攻打遼陽,新編協請為先鋒。」何可綱躬身拱手,主動請纓。
儘管新編協在鞍山堡的作戰中,有所傷亡,但實力猶在,並不滿足於只打一仗後,便成為後備軍。
郭大靖微微頜首,抬手示意其他將領不要爭搶,笑着說道:「本帥也是此意。佔領遼陽城南的地面陣地,便交給何將軍了。」
可着新編協在地面廝殺,自然有郭大靖的考量。與其各部都有平均的傷亡,導致戰力下降,對以後的作戰便要多加考量。
但只是新編協傷亡較大的話,郭大靖便可以安排新編協進行休整,比如守城之類的任務,並不影響其他各協的戰鬥力。
況且,何可綱所說的也有道理,實戰經驗確實很關鍵。儘管各協都進行了圍繞壕溝的近戰肉搏的裝備和訓練。
「郭帥,明日可否開始進攻?」何可綱領到任務,又表現出了急切的心情。
郭大靖沉吟了一下,說道:「先加固營寨,保證萬無一失後,後天再進攻遼陽。」
晚一天進攻,並不影響整個的作戰計劃,郭大靖還有等待水師消息的心思。
只要水師趕到遼陽周邊,不僅能牽制住建虜的機動兵團,還能與兩大飛騎團合力勐攻,爭取全殲或打殘建虜精騎。
遼陽之戰固然是平遼大戰的勝敗轉折點,但郭大靖卻並不着急。
遼陽不失,建虜就不太可能大規模地北竄,這對於多消滅建虜的有生力量,十分有利。
而從目前各處戰鬥的進展來看,急於攻破遼陽,並不是最佳的選擇。退路未切斷,合圍尚未形成,連遼陽之敵都有棄城北逃的可能。
「攻城的任務就由尚將軍的中協負責。」郭大靖轉頭看着尚可喜,微笑着說道:「當然,還有左協的將士協助。」
三萬左右的守軍,在城外的壕溝戰中可能會傷亡四五千,在攻城的過程中,傷亡還會增加。這樣一來,城內的戰鬥就差不多是兵力相當的廝殺。
可別忘了,東江軍最大的火力倚仗是火炮,建虜的心理防線則是高大堅固的城牆。
一旦城池被攻破,建虜的心理將遭到沉重打擊。而且,遼陽城內的建築,或者說是古代的建築特點,決定了巷戰的困難。
為了減少傷亡,郭大靖是不憚將遼陽城燒成一片白地,毀成一片廢墟的。